一、背景
不可否認,物聯網將會成為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的出現,打破了以往物物間孤立無聯系的瓶頸,讓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自此建立起了更加緊密的聯系。站在物聯網的視野下,通過采用創新性的行業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將會實現人與物的完美交互,促進人與物質世界的融和,讓一切變的更加智能、高效與便捷。
二、物聯網與RFID技術簡介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文名稱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射頻技術(RFID)是一種世界上較為領先的自動識別技術,RFID 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 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 操作快捷方便。RFID 是一種突破性的技術:"第一,可以識別單個的非常具體的物體;第二,其采用無線電射頻,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第三,可以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此外,儲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目前該技術廣范應用于以下領域,如身份識別、防偽、大型設備固定資產管理、藥品物流識別、檔案、車輛管理等諸多領域。
最基本的RFID 系統由三部分組成:
1.標簽(有、無源):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2.讀寫器:讀取(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
3.天線: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
三、方案說明
1.基本需求
(1)所有的設備均配備有唯一標識的RFID 標簽。通過固定讀寫器和天線可以實現對貨架上的所有設備進行進行實施的狀態跟蹤。
(2)可通過手持機隨時獲取設備編碼并查詢設備相關信息。
(3)可使用手持機在一定距離內對貨架上的設備進行定位。
(4)系統中配備發卡器,可以隨時向新增設備配發標簽
(5)可以通過管理系統提供設備外借歸還功能。
(6)管理系統可以提供查詢功能,可隨時獲知各設備的狀態。
(7)設備庫房出入口配備有固定讀寫裝置,當帶有標簽的設備在到達出入區域時,該設備的信息和進出時間將會被記錄。
(8)對于未辦理外借手續的設備到達出入區域時,系統將會發出報警并記錄。
(9)系統配備有盤點功能,利用PDA 可以實現對設備的快速盤點并生成盤點文件。
RFID設備管理系統的功能如下:
①信息采集:設備管理系統具有信息快速采集功能,利用固定在貨架上的固定式讀寫器和天線陣對貨架上在架設備進行實時的數據采集并匯報至應用程序端。也可以利用系統中的PDA 實時采集設備的具體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設備名稱、所屬貨架、管理人等內容。同時管理員也可以利用PDA 對設備的信息進行在線修改。
②狀態跟蹤:利用資產應用程序或者PDA,可以實現對資產設備進行狀態跟蹤。即可以快速的獲知該設備的狀態比如是使用中、已外借、已歸還還是已報廢等。
③設備定位:可以利用PDA 在一定范圍內對貨架上的設備進行定位,即可以在大量的設備或設備中尋找特定的設備,當PDA 發現該設備時,將會發出提示。
④外借歸還管理:管理系統可以對設備的外借或歸還進行管理,借用人在外借某設備時,需要在管理系統出進行申請,管理系統將會對相關操作予以記錄,當設備逾期未還時,系統將會予以提示,管理員還可以通過系統的查詢功能對在借設備進行查詢。
⑤進出入管理:系統在庫房門口安裝有固定式讀寫器、天線以及紅外感應裝置,當帶有標簽的設備到達進出區域時,該設備的信息將會被管理系統記錄,對于沒有辦理外借手續的設備,系統將會發出報警。
⑥盤點:利用PDA 可以實現設備的快速盤點,并能一鍵生成相關的盤點記錄,省卻傳統利用紙筆進行盤點記錄的繁瑣與低效。
2.系統結構
根據物聯網的結構定義和設備資產管理領域的實際情況,智能貨架管理方案將根據功能劃分為三層,即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具體的系統結構如下圖所示:
如圖2 所示,貨架上各個設備均安裝的RFID 無源抗金屬標簽、貨架上安裝的固定讀寫器和天線組、PDA 手持機、位于出入口的固定讀寫器及天線以及資產借還器組成了RFID 智能貨架管理系統,其工作原理和流程如下:
(1)發標簽:當有新的設備進入時,應首先為設備配發標簽,利用管理客戶端的發卡程序和資產借還器,可以給設備配發標簽,標簽內存儲著該設備的編號,同時該設備的信息將會寫入后臺的數據庫服務器中。
(2)安裝標簽:利用3M背膠或其它固定方式將已寫入編碼的標簽粘貼在設備表面。隨后設備可放置在相應的貨架上。
(3)信息采集:貨架上的所有設備都會通過貨架上的固定式讀寫器和天線組實現實時監控。當設備離開該貨架時,系統將會予以記錄,當設備放置在錯誤的貨架上時,系統也會予以提示。將PDA移至待讀取設備的標簽附近,PDA 也會顯示出相關的設備信息。
(4)設備定位:利用PDA 可以在一定距離內對設備進行定位,在PDA 中輸入想要查找的設備的編號或者名稱,隨后在貨架周圍搜尋該設備,當PDA發現與待查詢設備匹配的設備時,會發出相應提示。
(5)外借歸還管理:當設備需要外借時,可以利用在管理客戶端處辦理相關手續,在辦理相關手續之后,設備的狀態將會更改為已外借,并會將相應的外界人信息、外借時間與歸還時間等內容更新至后臺,在到達歸還時間時,系統將會發出提示。在設備歸還后,相關內容會予以更新。
(6)防盜管理:當人員在持有未辦理外借手續的設備經過門口的進出區域時,安裝在門口的天線和固定式讀寫器將會捕獲到該設備的信息并發出報警提示。所有進入該區域的設備都會在系統里進行記錄。
(7)快速盤點:利用PDA 可以進行設備的快速盤點,只需要掃描貨架上的所有在線設備,PDA 將會自動進行盤點,并生成相應的盤點報告。
3.系統結構
方案將由三層組成,即感知層、網絡層以及應用層
①感知層:感知層主要實現信息的采集與感應,感知層設備包括無源標簽、RFID固定式讀寫器、RFID PDA、資產借還器。主要使用ISO18000-6C 協議進行通信。
②網絡層:網絡層主要負責數據的收集與存儲,換言之,網絡層的主要功能是實現應用層與感知層的通信,在本方案中, 利用TCP/IP 協議實現固定式讀寫器與管理端的通信,使用USB 接口連接資產借還器和管理客戶端,而PDA則可利用USB 與客戶端同步。
③應用層:應用層主要是貨架管理的客戶端,是用于人機交互的應用程序。
4.硬件組成
本節對智能貨架設備管理系統的硬件組成進行詳細說明,表1 列出了詳細的設備清單:
四、產品說明
1.標簽
(1)PCB抗金屬標簽
可定做各種尺寸顏色以及LOGO噴碼
(2)產品規格
支持協議 EPC Class 1 Gen 2、ISO18000-6C
工作頻率 860~960MHz
標準尺寸 25mm×95mm
芯片 Monza 4QT
讀取距離 8m左右(遠距離讀卡器)5m(手持機)
應用場合 資產管理、物流管理、產品部件工序管理等方面
(3)產品圖片
2.固定式讀寫器
系統中使用的固定式讀寫器的型號為FY-U9824無源UHF 讀寫器,其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可敏銳的捕捉到帶有標簽的設備。該設備將會安裝到貨架上和出入區域以進行貨架管理和物品防盜管理。
規格參數:
頻率 中國大陸920-925MHz;OPEN'(Custom) 860-960MHz
天線 外置式,雙天線
天線接頭形式 SMA 陰頭
輸出功率 最大功率30dBm;+/-1.0dBM
可調有效讀取距離(標準標簽及測試環境) >6m
標簽識別率 大于170 個/秒
網口 RJ45TCP/IP 10 100M 自適應
3.PDA
PDA 為手持設備,其型號為FY-8030R,采用安卓操作系統,帶有數字鍵盤及觸屏輸入,內置有應用程序,實現數據采集、設備定位和快速盤點功能。應用程序會根據客戶實際需求進行開發并提供升級服務。
4.資產借還器
桌面式發卡器使用飛陽科技自主研發的FY-U9212發卡器,發卡速度快,體積小,不占空間,性能極其穩定。
5.智能貨架原理
(1)所謂智能貨架是采用了RFID 高性能的資產定位管理設備進行資產管理的貨架,其支持ISO18000-6C 協議標簽識別,支持單節貨架最大寬度10m,并支持多節貨架并列應用,通過貨架分層標簽掃描,可完成物品清點、查詢、錯架統計等功能。
(2)智能貨架的性能包括:
采用先進的防沖突算法,具有強大的標簽檢測功能,低功耗設計,輸出功率可調性能穩定、抗干擾能力強,單次檢測成功率大于99.5%,高于國際同類產品,實現一臺讀寫器分層貨架控制,降低應用成本。
6.設備管理程序
管理程序基于Java 開發,運行穩定,對計算機硬件配置要求較低低,可在客戶現有的計算機上安裝使用,而不會對其它應用造成影響,可支持Windows XP SP2及以上的操作系統,后臺數據庫采用Mysql 5.0 版本,在管理資產較多時,建議使用專門的服務器。具體的運行環境要求如下所述:
操作系統:Window XP SP2+及以上
CPU:主頻1.5GHz 及以上
內存:512M 及以上
硬盤:20G 及以上
管理程序會根據用戶的具體要求進行開發,并會視使用效果和用戶反饋提供升級更新服務。